东外滩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海丝之源拾里江丰”特色精品街于今年6月8日开街(资料图)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2021年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一批重大文化地标,擦亮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挖掘弘扬海丝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商帮文化、慈孝文化等优秀浙东地域文化。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八个高地”的奋斗目标,其中明确要求: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要把守护好、传承好、发扬好宁波地方优秀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全力打造地方优秀文化转化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推进大都市文化繁荣发展。
宁波地方优秀文化转化的现状与路径
陈珊珊
经历8000年的发生、传承与发展,宁波形成了以海丝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商帮文化等为主体,史前文化、浙东文化、宋韵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有机融合的独特地方优秀文化。它们是宁波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宁波彰显独特城市魅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前提。
一、宁波地方优秀文化转化利用的现状
1、文化研究阐发持续开展
对地方文化的梳理挖掘和研究阐发,是转化利用的基石。新世纪以来,我市组织市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系列研究,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依托的标志性平台是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自2005年启动至今,围绕宁波当代发展、宁波历史文化、宁波名人和宁波历史文献整理展开系列研究,目前已出版专著141部。
2、文化展陈体验逐步丰富
一是优势文化资源的遗存普查和保护工作有序开展。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天一阁·月湖5A景区创建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带动,海丝文化、运河文化、藏书文化等文化资源的遗迹遗存,得到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妥善保护。二是各类文博单位的地域特色文化展陈能力有所提高。全市共有一级博物馆3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78家。三是非遗的活化利用水平日渐提升。建立起完善的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和“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开放各类非遗博物馆(展示馆)72家,打造了“温故”“阿拉非遗汇”等知名非遗活化利用品牌。
3、文化传播影响力有所提升
一是重大主题活动带动。连续多届举办阳明文化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中国(象山)开渔节、中国(宁海)开游节、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带动了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是重要交流平台助推。2017年,宁波市政府与文旅部共建保加利亚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国文化和宁波特色地方文化在保加利亚及中东欧地区的传播。利用好宁波友好城市博物馆联盟、图书馆友好交流机制、友好城市等重要平台,推动宁波文化“走出去”。
4、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初见成效
文旅开发方面,近年来宁波挖掘“运河+海丝”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以“海丝古港、微笑宁波”为主题形象的“运河+海丝”长三角文化旅游带和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培育形成静城宁海、鼓楼沿、象山影视城等一批浙江省示范级、创建级文旅IP。文化精品创作方面,推出了不少反映宁波文化、体现宁波特色、彰显宁波精神的精品力作,如宁波演艺集团创排形成舞剧《十里红妆》和歌剧《红帮裁缝》《呦呦鹿鸣》等一批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文化精品。文创产品开发方面,2016年以来宁波博物馆、宁波图书馆、宁波美术馆、天一阁博物院相继被列入国家、省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开发出十里红妆系列、甬图系列等700余种文创产品。
二、推进宁波地方优秀文化转化的对策
在宁波地方优秀文化转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应看到,宁波在优秀地方文化转化方面,还存在文化研究不够系统、文化品牌塑造不够有力、文化产业开发不成规模等问题,对标新时代文化高地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宁波地方优秀文化转化。
1、聚力打造地方优秀文化研究高地
一是实施文化研究2.0工程。统筹推进地方文化的系统性建构,在海丝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商帮文化等主打文化名片研究上形成若干标志性成果,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二是加大国内外文化名家、文化研究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优先考虑纳入“泛3315计划”。以领军人物为带动,凝聚形成海丝文化、阳明文化等若干研究核心团队。三是整合全市文化研究资源。加强高校、各类文化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联动。
2、着力加大地方优秀文化传播力度
一是树立文化传播的品牌意识。建立明晰、个性化的文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凝练重点打造的市级文化品牌。二是搭建传播平台。实施文化节庆提亮工程,加强市域统筹,整合提升海丝文旅博览会、中国开渔节、中国开游节等具有鲜明城市文化个性的大型节庆文化品牌。实施宁波文化海外传播工程,实行宁波文化旅游世界名城巡展计划,高水平办好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积极申报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交流、节庆活动在宁波举办。三是创新传播途径。建立文化传播云平台。加强高质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及资源建设,扶持头部UP主、博主。
3、大力创新地方优秀文化的展示和体验方式
一是建设一批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地标。高水平推进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河海博物馆、宁波非遗馆等一批集中展示我市藏书文化、海丝文化、非遗文化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对于我市要重点打造的文化名片,要分门别类谋划对应的文化地标。二是培育更多高品质文化展示空间。实施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遗址遗迹标识工程,进行修缮、统一标识并对外展示。三是推进地方文化数字化创新。实施地方文化数据库建设工程,汇集整合现有地方文化数据资源,新建阳明文化、商帮文化、宋韵文化等各种文化类型子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智慧博物馆、智慧非遗馆等建设,谋划一批“互联网+展陈体验”的数字化示范项目。
4、全力促进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
一是实施标志性文旅线路打造工程。做实、做特、做亮三江文化长廊、翠屏山文旅融合区、北纬30°最美海岸带等文化廊道和文化功能区;二是扩大地方优秀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鼓励在创意设计、文艺、影视等内容产业中融入更多本地文化元素;三是实施非遗产业化工程。重点加强对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两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产业开发,积极建设非遗产业园区、主题街区、民俗村落、非遗特色小镇等非遗产业化平台。
(作者为宁波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擦亮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海丝金名片”
徐侠民
宁波作为我国古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活化石”和“硬核力量”。要挖掘、亮化、活化和转化好宁波海丝文化,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海丝文化标志性成果,擦亮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海丝金名片”。
一、宁波海丝文化拥有优越的转化基础
一是宁波海丝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从8000年前井头山—河姆渡孕育而出的海洋文化,繁衍造就了宁波灿烂的海丝文化。战国时期的句章港,东汉晚期远销海外的越窑青瓷,唐代宁波与交州(今越南)、广州、扬州并称为四大港口,宋元时期宁波与泉州、广州并称为三大港口,明清时期因朝贡贸易与海禁等而宁波作为对日贸易的唯一勘合港口,近代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城市。
二是宁波海丝文化遗产绚烂,内涵丰富。宁波海丝文化丰富多元,宁波现存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遗产6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涵盖了商品贸易、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各个层面。
三是宁波海丝文化今古交辉,再铸辉煌。1979年,宁波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而今,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带动了宁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繁荣与发展,生动演绎了港、产、城、文互促共荣、交相辉映的新华章。
四是宁波海丝文化兼具河海,港通天下。始于春秋、成于晋代的浙东运河,与七世纪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相连接,由此河海交汇于宁波,深刻影响日韩东北亚文化交流圈,并扩散至东南亚,远至东北非。
二、做好亮化、活化和转化三篇文章
宁波海丝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厚,为其可持续转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当前海丝文化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境,比如,海丝申遗尚未实现“突破性”进展,制约海丝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扩散;老百姓能体验和感知的身边“海丝元素”相对较少,城市的海丝文化辨识度、感知度、认同度较低等等。因此,要做好亮化、活化和转化三篇文章,打造宁波海丝文化“一高地、三中心”。
其一,做好海丝文化亮化文章,打造海丝文化展示中心
一是实施海丝文化研究工程,打造海丝文化研究高地。充分借助国内外高校院所及在甬高校、智库研究机构,开展宁波海丝历史文化溯源与传承研究、海丝历史人物谱系研究、海丝遗存整理、海丝文化艺术荟萃、海丝文献汇编、海丝民间传说故事挖掘整理等项目,形成清晰的宁波海丝文化研究谱系与脉络。二是实施海丝申遗工程,打造展示海丝文化的“重要窗口”。充分借鉴泉州成功申遗经验,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开展海丝申遗宣传推广、海丝遗存大调查、海丝遗存保护与利用、海丝文化海外寻珍、大运河(宁波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项目,形成全过程、全区域、全员参与海丝申遗的浓厚氛围,增强申遗核心支撑。三是实施海丝文化展陈提升工程,打造海丝文化展示矩阵。加快谋划和推进河海博物馆、大运河(宁波段)国家文化公园、海丝文化公园等新的展示载体建设项目,实施宁波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海丝文化展陈提升项目,以及开展机场、车站、码头等城市空间海丝文化标识化项目,构建完善、可亲、可感的宁波海丝文化展示矩阵体系。
其二,做好海丝文化活化文章,打造海丝文化传承中心
一是实施海丝历史文化复兴工程,打造海丝历史文化传承新载体。加快推动秀水街等一批历史街区改造振兴项目,做好甬江南岸“海丝之源、拾里江丰”、东吴镇“千年古镇、海丝圣地”、奉化“丝路扬帆”小镇等一批新的海丝历史文化品牌载体,让海丝文化在百姓的生活体验中得以传承发展。二是实施海丝非遗传承工程,培育传世工匠和传世技艺。开展海丝非遗“艺海拾贝”计划、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海丝非遗大师培育计划、海丝非遗活化利用、中小学生非遗游学体验等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挖掘、梳理出好的海丝非遗,通过支持和培育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传世工匠和传世技艺。三是实施海丝文化精品工程,产出一批海丝文化传世经典。开展海丝文艺精品创作计划、海丝影视精品制作计划、海丝艺术作品征集计划等,推动创作一批以海丝为主题的高水平、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演艺节目。
其三,做好海丝文化转化文章,打造海丝文化产业中心
一是实施海丝文化产业工程,打造海丝文化产业转化基地。顶层谋划建立海丝文化产业园、海洋馆等建设项目,高质量举办海上丝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促进海丝文创产业提质升级。二是实施海丝文旅精品路线工程,打造海丝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海丝历史文化遗存、博物馆、古街区等载体以及自然景观,开展海丝历史文化精品路线打造计划、遴选和培育海丝文化网红打卡地、开发海丝文化研学等项目,同时做好海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三是实施海丝赛事活动工程,打造海丝文化国际赛事基地。依托宁波滨海、湖泊、山林等自然资源,开展海丝帆船赛、海丝皮划艇赛等体育运动赛事项目;依托高职院校,谋划举办海丝创新创业设计大赛、海丝职业技能大赛、海丝故事大赛等项目,将宁波打造成为海丝文化国际赛事中心。四是实施海丝数字赋能工程,打造海丝文化“元宇宙”。充分利用数字技术、VR/AR等高新技术,通过数字赋能海丝文化,推进海丝指数挖掘与提升项目、宁波府城数字复原项目、海上丝路场景复原项目、海丝遗存数字化展陈项目等,成为国内数字海上丝路的先行者、引领者。
(作者为浙江万里学院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打造高品质的宁波宋韵文化品牌 鲁霜霜 两宋时期,宁波经济、文化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被学术界视为宋代东南区域发展的重要示范。宁波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宁波宋韵文化的精神内核、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打造高品质的宋韵文化品牌。 一、宁波宋韵文化“四个地”的特质内涵 1、宁波是宋代变法改革的先行地。北宋王安石变法,鄞州是试验田。在鄞期间,王安石革故鼎新,实施修水利、放青苗、严保伍、兴学校等系列举措,政绩斐然,为此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南宋时期,宁波名臣鸿儒不可胜数,“满朝紫衣贵,尽是四明人”。 2、宁波是宋代以来东亚经贸文化交流的枢纽地。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需求的增长,明州港成为与东亚、东南亚地区贸易往来的主要港口,与广州、泉州并称为东南三大贸易港。宁波也是与日本、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荣西、道远等著名日本学问僧来到宁波,一批明州工匠和僧人东渡日本,对日本的宗教、建筑、茶道、书画等产生深远影响。 3、宁波是唐宋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典范地。唐中叶,从越州分离之后,明州社会经济得以相对独立的发展。南宋时期明州社会地位日益提升,经济长足发展,文化蒸蒸日上,名门望族辈出,明州完成从“远废之畴”到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转型。明州的转型适逢唐宋变革之际,宋代明州为探索中国历史转型提供了典范。 4、宁波是“浙学”乃至“宋学”形成的学术重地。两宋时期,明州文化从对中原文化的吸纳消化发展为独树一帜的区域文化。“明州五先生”“甬上四先生”、黄震、史蒙卿、王应麟、胡三省等一大批名人大家,为明清时期浙东学术的兴盛奠定基础。 二、推进宁波宋韵文化转化的“五大工程” 近年来,宁波积极推进宋韵文化传承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谋划高度不足,宁波尚未制定宋韵文化研究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深度不足,研究成果量少面窄,相关研究与杭州、绍兴差距明显;推进力度不足,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宁波标识度的特色文化品牌;转化效度不足,研究发布机制、获取渠道、转化体系不完善,转化活化缺少爆款,等等。为此,要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宁波宋韵文化转化发展。 1、宋韵文化基础研究工程。加快成立宋韵文化研究院,构建学术精品、普及读物、智库报告有机联动的课题体系。推出“宋韵文化研究丛书”,唱响人、文、风、物、制、经、禅、艺、神“宁波宋韵九歌”。撰写制作《甬上寻宋》系列通俗读物、专栏和短视频,促进宋韵文化的当代传播。立足宋韵文化的时代价值,建立智库联盟,组织海内外学者,推出一批有建设性的智库报告。 2、宋韵文化挖掘整理工程。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文化资源普查为基础,重点画好一张图、建好一个库、构建一个平台。“一张图”,就是编制宋韵文化资源分布空间图,围绕“一城、一河、三湖、三寺”等重点区域,启动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化的系统普查,实现挖掘、整理、保护、展示相统一。“一个库”,就是建设宋韵文化资源库,打通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源的“数据壁垒”,让文献“有图为证”、文物“开口说话”,实现宋韵文化数据的全面汇集、系统集成和扩容迭代。“一个平台”,就是构建宋韵文化数字平台,运用5G、VR/AR、全息互动投影等现代技术,将历史文化、地理空间与现实场景结合,实现浸润式体验。 3、宋韵文化整体形塑工程。编制宋韵文化建设空间规划,构建宁波宋韵文化“三圈三带多节点”的整体形态框架。“三圈”,就是优化提升月湖宋韵文化圈,展现宋代市井风情;打造东钱湖宋韵文化圈,全景呈现宋代郊野乡村空间肌理;重塑广德湖宋韵文化圈,重现烟波浩渺场景。“三带”,就是构建天童—阿育王佛教文化带、鄞江—它山堰水利文化带、慈溪—余姚越窑文化带,整体编制三个区域发展规划,提速推进大运河(宁波)国家文化公园、东吴天童禅镇、两宋东亚文化交流展示馆等项目。“多节点”,就是围绕展示宋代耕织文化、义理经史文化等,统筹推进浙东耕织文化园、浙东蒙学馆等项目,形成众星拱月格局。 4.宋韵文化传承活化工程。坚持以韵动人、以文化人,实施“宋韵甬存”计划。创作一批宋韵文艺精品,打造“宋韵钱湖”“梦回南宋”等大型3D Mapping秀、沉浸式歌舞剧,开展“王安石系列”专题文艺创作,制作历史文化纪录片等。推出一批宋韵文化产品,加强石雕艺术、骨木镶嵌、金银彩绣等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转化,推动“宋词鄞唱”“宋画重现”“宋居复刻”“宋宴重制”项目,加大王安石治鄞、王应麟《三字经》等成熟文化IP开发力度。建设一批宋韵文化小品,提炼地标性元素符号,结合城市街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千万工程”“精特亮”创建等,以小品、景观、墙绘等形式,广泛应用于城乡场景,让宋韵文化融入百姓平常生活。 5、宋韵文化国际传播工程。联动实施申遗工程,把宋韵文化东传与海丝申遗结合起来,以“明州:宋元以来东亚交流中心”为主题,联合日、韩等国家,共同开展考古挖掘、遗存征集、文献整理、课题研究。举办东亚宋韵文化节,高规格举办东亚宋韵文化节,推出东亚宋韵文化论坛、宋韵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提升宁波国际地位。构建国际传播矩阵,建立宁波宋韵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强化与NHK、KBS等国际媒体及今日头条、抖音等头部平台合作,以佛法东传、茶文化传播、石刻建筑等为主题,制作纪录片、短视频等,形成国际国内立体式传播。 (作者为鄞州区社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