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设计纪事 黄鹤楼重建工程总设计师向欣然
2021-03-19   來源: 宁波经促会

2021年2月22日,宁波籍黄鹤楼重建工程总设计师向欣然在上海逝世。得知消息后,武汉宁波经促会、武汉市宁波商会第一时间联系到向欣然的亲属,表达家乡人民的慰问,并送上慰问金。向欣然老先生虽然斯人已逝,但他为武汉留下的深刻城市印记——黄鹤楼却依然屹立在长江之滨,他是武汉和家乡人民永远的骄傲。

向欣然,1940年出生,宁波镇海人,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南建筑设计院原副总设计师,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从1978年开始参与黄鹤楼重建工作,到2000年黄鹤楼公园的最后一个景点建设完成,总共为黄鹤楼工程设计了22年。他还设计了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武昌起义门、襄阳昭明台、九江浔阳楼等其他历史文化建筑。其中,黄鹤楼重建工程、湖北省博物馆工程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黄鹤楼设计纪事

向欣然

事出偶然参与协助设计

现今的黄鹤楼是于1985年重建落成的。我当初参加重建黄鹤楼的设计工作,完全出于偶然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借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契机,省市政府提出黄鹤楼“易址重建”的设想,后因历史原因而中止。1978年,省市有关部门再次启动黄鹤楼重建工作,并向全市建筑工作者广泛征求新楼的建筑方案。

我们中南建筑设计院一位年长的高工热情应征,做了一个新楼方案,却苦于无人帮他画效果图,于是找到我求助。我应邀画了一张大型彩色全景式的效果图,较好地表达了他的设计意图。当时,全市共征集到20多个新黄鹤楼建筑方案,集中展出。我院那位高工的方案受到市政府主管领导的青睐,入围呼声很高。我们中南建筑设计院就成立了以那位高工为首的4人攻关小组,对方案进行完善,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小组成员之一。我的任务是继续帮高工画效果图,同时在高工原方案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个“补充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以扩大中选的概率。


独立设计出四望如一的黄鹤楼

确定黄鹤楼的方案设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讨论、修改、征求国内著名专家意见,然后再调整、修改后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听取意见,如此往复多次,消耗了许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补充方案”竟然反客为主,被多方面意见推选为“推荐方案”,准备向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请报批。

我得知这一消息,喜忧参半。喜,自不待说;忧的是方案很不成熟,风格混杂。正当我彷徨不安的时候,省领导突然又下了一个指令,要求在一个月之内拿出一个新方案,并要求新方案要有深厚的民族风格,造型要“四望如一”,放在山上四面都要好看。

接到指令后,我深深地感到按照自己的真正意愿设计黄鹤楼的时候到了。

我认为,首先是要选择历史上最合适的古黄鹤楼样式作为方案的设计原型。其次,在再创作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古楼原型的艺术特征。基于这一思想,我认为以武汉地区妇孺皆知的清代黄鹤楼作为设计原型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一设计方案,终于在1980年2月26日最后一次方案审查会上,由时任湖北省省长韩宁夫拍板,确定该方案为“黄鹤楼重建工程的实施方案”。至此,历时1年7个月的方案设计阶段终于画上了句号。

黄鹤楼是国内第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现代结构技术重建的大型仿古建筑,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当时只有40岁,显得“太嫩”,且名不见经传,资历和阅历都不够,没有高级职称,因此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质疑。


口出狂言,只因底气十足

1981年,我第一次参加武汉市重点工程协调会,主管城建的武汉市领导就当众问我:“你能把黄鹤楼搞好吗?”我被逼到了墙角,无奈地吼出了一声:“搞不好黄鹤楼,我去跳长江。”此语一出,四座皆惊。

不过,我口出狂言也是有底气的。我当年就读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使我对自己的基本功抱有信心。近两年的黄鹤楼方案设计过程,也是我重新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过程。我相信,有了这些基础,只要自身努力去克服困难,是一定可以把黄鹤楼重建的事做好的。

为了应对仿古建筑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我“恶补”了中国建筑史和古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向一些名家请教。

从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底,我先后完成了主楼建筑施工图约150张,其中不少图纸是在土建施工开始后配合现场施工陆续补充出的图。

黄鹤楼建筑主体的施工图基本完成后,就要进行室内设计,但楼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却没有定下来。

对于新黄鹤楼内究竟派什么用场,我认为应该从重建黄鹤楼的根本目的出发去考量。20世纪50年代首次倡议重建黄鹤楼时,武汉市人民政府就提出“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优秀的黄鹤楼文化。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楼内空间开辟为展示黄鹤楼历史文化的展厅。为了确定可供展示的文化内容,我搜集了包括自己儿时记忆在内的众多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诗词歌赋,并委托专业人士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予以验证和充实,最后梳理出三个重点文化主题,即神话、诗歌和建筑。

以上这些主题内容,将通过楼内各层大厅以壁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同时配置相应的展品陈列,这样就把新黄鹤楼打造成了展示黄鹤楼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我的室内设计思想得到了湖北省武汉市主管部门的审查同意,最后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创作完成了相应的壁画。

经过四年的紧张施工,1985年6月10日,黄鹤楼重建落成典礼正式举行,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

黄鹤楼的建成,也成为我人生的一个拐点。为了感恩,我决心终生为黄鹤楼服务。我从1978年开始参加黄鹤楼重建的设计工作,到2000年黄鹤楼公园最后一个景点建设完成,共为黄鹤楼工程设计了22年,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情。

(摘自《宁波人在武汉》)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