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5 月,宁波成为14 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不仅从大政方针上,而且对事关宁波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抓得很紧、很细、很实。不论是发挥“宁波帮”的作用,还是北仑港的建设,抑或是宁波大学的筹建等,无一不充满了他对宁波的支持与关怀。中共宁波市委原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原副书记、原省长葛洪升为您深情回顾这段历史。
1984年初,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和厦门特区,充分肯定了特区建设的成功,指示除现有特区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为了落实小平同志这一重大战略决策,4月初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历时十多天,国务院主要领导自始至终都参加了会议。
邓小平
会议结束时,小平同志接见了出席会议的代表,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合影时我的位置正好在小平同志的后面,小平同志走到他的座位时,和我握手,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是宁波的,张兆万同志(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代表省里参加会议)说:“他是宁波市委书记。”这是我第一次与小平同志握手。就是在这次会议后,中央正式宣布了包括宁波在内的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这是继设立经济特区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新的高潮。宁波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一轮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小平同志非常关心宁波的对外开放和开发建设,作过许多重要指示。
01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做好“宁波帮”的工作。宁波在历史上曾是我国最为发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起步较早。上海成为全国最大工商城市后,许多宁波工商界人士又从宁波转到了上海,继而转到海外继续发展。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一个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宁波帮”,分散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30万人左右,其中有许多是工商巨头,文化教育、科技名人和社团领袖。1984年香港10位首富中就有4位是宁波籍人士。针对宁波海外知名人士较多的情况,小平同志在与中央领导谈话和会见“宁波帮”头面人物时,多次指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视察工作中的邓小平(右一)
1984年8月1日,小平同志在北戴河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宁波的民用机场要解决,附近的军用机场可以拿出来,交地方使用;要派卢绪章同志(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去宁波,帮助那里搞好对外开放,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1985年,邓小平会见包玉刚
小平同志还率先垂范,和“宁波帮”的头面人物交朋友,时常会见宁波籍知名人士,做“宁波帮”上层人士的工作。小平同志关于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指示,极大地教育鼓舞了宁波人民,在“宁波帮”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香港的包玉刚、邵逸夫、陈廷骅,在台湾的应昌期,以及在日本的孙忠利、在美国的应行久等宁波籍人士,都纷纷回到家乡,探亲访友,捐资、投资,支援家乡建设。十多年来,单是邵逸夫先生给家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捐资就有十多亿元。宁波的3000多家三资企业,绝大多数也是“宁波帮”的华侨、华人投资或由他们牵线搭桥引进来的。
小平同志这一指示,体现了他对“宁波帮”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对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信任和期望。
02
“凡是搞这类投资的人,我们都要使他们有利可图”
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发挥宁波港的作用。1985年1月,他在与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谈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时说:“包玉刚先生说,宁波可以进25万吨的轮船,是个少有的理想港口,25万吨轮船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0%。所以发展金三角,如果把上海、宁波连起来,就可以解决上海的许多问题。”小平同志还热情支持包玉刚利用宁波港的优势,与外商合资在北仑港区建设大型钢厂、发展重化工业的倡议,他说:“凡是搞这类投资的人,我们都要使他们有利可图。”在场的中央领导同志表示:“赞成支持把宁波搞上去,北仑港作为服务上海的主要大港。”
1992 年12月15 日,邓小平在杭州接见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左二),省委副书记、省长葛洪升(左一)
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指示高瞻远瞩,意义重大,既要求中央在宏观规划决策上充分发挥北仑港的作用,也给宁波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宁波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和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都是依照这一指示精神制定的。1985年,国家正式把北仑港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1988年初,中央主要领导在宁波考察之后,国务院决定建设沪杭甬和沪宁高速公路,把北仑港与上海及整个长江三角洲连起来,以此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指示。同时,确定在北仑港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1992年国务院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明确提出:“浙江要以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拓展开放开发格局;充分利用北仑港为浦东服务,加快北仑区开发建设,根据国家统一规划和实际条件的可能,可以在北仑工业区安排建设若干个能源、原材料等大型项目,把北仑港区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的一个重要的重化工工业基地;依托沪杭甬高速公路连接浦东和宁波,在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布点,在杭、嘉、湖、绍、甬及舟山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切实加强老企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这些地区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同时带动和支持其他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根据国务院这次会议精神和上海浦东成为90年代对外开放热点的新形势,1992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三市率先、突出重点、依托港口、两线拓展、梯度推进、全面开放”的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视察工作中的邓小平
事实证明,小平同志关于发挥宁波北仑港作用的指示是非常正确的,北仑港的兴起,对浙江和宁波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宁波港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宁波市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发展这么快,都和小平同志重视发挥北仑港的作用分不开。
03
“办宁波大学的问题,包玉刚讲,大学归国家办,他出钱,这是件好事,我答应给题校名”
小平同志使宁波人圆了大学梦。多少年来,宁波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一所大学。一些有识之士曾为之四处奔跑、呼吁,但都没有奏效。1984年初,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朱兆祥、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朱祖祥和省科协离休干部徐朗等一批宁波籍的老同志又酝酿起办宁波大学的事。他们起草了创办宁波大学的方案,由徐朗同志交给了我。这个方案建议宁波大学初期在校学生2000人,基建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苦于没有钱而无法实施。中央宣布宁波进一步对外开放后不久,包玉刚先生邀请我们去香港访问,在研究出访计划时,我们确定把请包先生捐资办宁波大学和在北仑区投资办厂作为工作重点。
邓小平与包玉刚
当时主管对外开放的副省长对争取包先生出资办大学有不同看法,所以又由我去向薛驹作了汇报。薛驹支持我们的意见。于是我把办大学的方案交给了卢绪章,供他视情况私下对包先生做工作。我们在香港向包先生等介绍情况时,也特意突出强调,宁波虽历史悠久,有500多万人,但至今没有一所大学。卢绪章也说,宁波的发展关键是一个“财”字,一是有贝之才,就是钱的问题;一个是无贝之才,就是人才问题。我们是8月到香港访问的,10月包先生率领全家和包氏家族成员回乡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回家乡。包先生一行乘一架包机先到了杭州,当晚省政府宴请他们。宴会后,李伯忠先生(包先生的妹夫)私下对宁波的外办主任卢良宝说,包先生这次回乡给宁波带来了一份厚礼。但是什么样的厚礼他没有透露。他们到宁波的第二天中午,我宴请包先生和夫人。席间,包先生站起来宣布,他要出资200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创办宁波大学。他拉着我的手说:“您出地皮,我出钞票。”包先生这一义举得到了小平同志的热情赞扬和大力支持。1985年初,小平同志对中央领导同志说:“办宁波大学的问题,包玉刚讲,大学归国家办,他出钱,这是件好事,我答应给题校名,你们应该督促有关方面把这件事情办好。”
1985年9月,我到北京出席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结束时,小平同志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我请李鹏同志出面请小平同志为宁波大学题校名,并说这是他答应过包先生的。我原认为,小平同志这么忙,不会很快题写好,所以我特意对李鹏同志说,题字写好后请通知我们派人来取。没有想到第二天,李鹏同志就把题字交给正在中南海开会的薛驹,并附了一张亲笔写的便条:“薛驹同志:小平同志为宁波大学题写的校名,请转交洪升同志,他是否已走?”
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中央和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大学于1985年动工,1986年10月建成。万里同志参加了奠基仪式和开学典礼。1997年宁波大学在校学生已超过3000人,加上新近合并进来的宁波师范学院、水产学院宁波分校,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7000人。国家教委还批准该校为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单位。十多年来,宁波大学给宁波输送了大批建设人才,为宁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6年宁波大学建成十周年时,在学校的展览馆里,一位宁波大学学生对一些香港来的朋友说:我们非常感谢包先生为我们创造了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我补充说,还要感谢邓爷爷,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今天的宁波大学。
04
“宁波要和大连比赛”
小平同志曾指示,宁波要和大连比赛。他殷切期望、热情鼓励宁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984年12月,小平同志在会见宁波籍知名人士时说:“你们宁波要和大连比赛,大连发展得不错。”1985年1月,他在和中央领导同志谈对外开放、利用外资问题时又说:“可能宁波的发展速度不会慢,可以和大连展开竞争。”
1992 年12 月15 日,邓小平乘专列到达杭州,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左)到车站迎接
为了加快宁波的发展,小平同志不仅在大政方针上对宁波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而且对事关宁波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抓得很紧、很细、很实。我记得在1984年宁波进一步对外开放后的半年时间里,小平同志在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中,就有三次讲了宁波的问题。1985年小平同志找谷牧同志谈话,他首先说:“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说说宁波的事,你先讲一讲有关的情况,然后我们研究一下宁波的问题。”在听取了谷牧同志的汇报后,小平同志指示说:“宁波机场我已让军队和地方合用。我再强调两条:一是航班要增加,先做到一天一班,逐步做到一天有两个航班;二是将来经济发展了,宁波可以再造一个更大的机场。”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日理万机,他对宁波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教育。
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1985年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在宁波召开现场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快宁波对外开放和发展的有关问题。会后国务院设立了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由副总理谷牧同志任组长,中央有关部委和浙江省、宁波市的领导同志为成员,卢绪章和包玉刚先生任顾问。
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宁波实行计划单列,享受省一级经济管理权。与此同时,浙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也进一步突出了宁波是重中之重的地位,并加强了对宁波的领导。1985年省委在给中央关于落实小平同志加快宁波开放开发指示的报告中,还明确提出要把宁波建设成全省的经济中心。
小平同志、党中央和省委对加快宁波发展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对宁波是极大的支持,也给我们压了担子。我和宁波市委的同志深知,我们肩负着落实小平同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宁波开放开发的重任。历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我们始终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我个人更是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一点都不敢怠慢,生怕由于自己工作不力而辜负了小平同志、党中央和省委的殷切期望。正因为如此,1988年我回到省里工作后,仍然把宁波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认为,小平同志的关怀支持是宁波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也是对浙江的支持,对浙江的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节选自《纵横》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