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英国的4.5万多页宁波档案“回家”了
2018-12-20   來源: 中国宁波网

江北岸外国人聚居地界址地图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王佳 林旻 通讯员黄世芬)宁波商人集资从外国人手中购买“宝顺”号轮船的时间究竟在哪一年?近代宁波外国人居留地是如何形成的?……这些在中文史料中未曾给出明确答案的遗憾被填补了。

12月20日下午,宁波市档案局组织召开“英国所藏有关宁波的档案资料搜集与整理”成果汇报暨项目评审会,公布了由市档案局发起征集、在宁波大学龚缨晏教授领衔的项目团队艰辛努力下,4.5万多页来自英国的档案回到了宁波。

本次“回家”的档案主要有三部分: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原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档案,《英行教会搜闻》和清末在甬传教士的汉语书刊。

英国驻宁波领事馆的第一份馆舍租赁协议

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档案中的FO228系列是保存宁波领事馆资料最为集中的系列之一,里面涉及宁波的内容有108卷之多,时间跨度从1843年首任领事罗伯聃被派至宁波直到20世纪20年代;数以万计的通信、文件、报告,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商贸、文化、时局、中外关系、地方社会、医疗卫生、江北岸外国人居留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很多都是中文文献里尚未发现的材料。

江北岸原为空旷偏僻的村野郊区,与宁波城有姚江阻隔。那么,江北岸如何成为外国人居留地的,先前缺乏史料证据。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档案明确展示了这一过程。

1844年,宁波开埠,对外通商。首任英国驻宁波领事罗伯聃对宁波的地理环境、航运交通等情况做过详细考察后,选定领事馆地址,于1844年2月18日租得和义门外江北岸卢姓房屋一处,合计五十间。档案中留存了这一份英国驻宁波领事馆馆舍租赁协议,这是近代浙江最早的涉外契约。自英国领事馆选址江北岸后,西方主要国家来甬建立领事馆,也纷纷选择该地。英、美、法等国传教士、侨民在宁波也多居住在江北岸。江北岸的居住氛围逐步形成,而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1862年,英、美、法三国外交官所签合议书中,申明外国人所划保护的地界界址,并在所附江北岸外国人界址地图上,以红色涂染外国人在甬的聚居地,同时将英、美、法三国所签外国人居址地界声明全文附入小注,这段档案记载,是近代宁波外国人居留地形成的重要文献。

英国领事写于1855年7月9日的信件,为解开“宝顺”号之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档案中保存的大量中文史料里未见的新材料,也为一些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提供了答案。

仅以“宝顺”轮为例。宁波商人集资从外国人手中购买的“宝顺”号轮船,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在宁波乃至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但对于宁波人购买“宝顺”轮的过程,一直模糊不清。英国领事馆档案,对此有明确记载。1855年7月9日的信件写道:“我很荣幸地向阁下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关本港贸易的重大事件。原属宝顺洋行的轮船英国轮船‘宝顺’号,已转属宁波那些从事山东贸易的商人,这些宁波商人购买此船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商船免受海盗的劫掠。我听说几天后‘宝顺’轮就会起航北上,护卫商船。”这份重要的档案,为解开“宝顺”号之谜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英行教会搜闻》是由英国国教会(即圣公会)的传教组织——英行教会在伦敦编辑出版的刊物,每年一册。刊物经常载登以宁波为核心的浙江地区的各类信息,包括与当地人的交往故事、风俗习惯、名胜景点、社会情况、文化事业、地方外交、政经要闻等多方面内容,是研究清末民初浙江地方社会史、对外关系史不可多得的珍稀外文史料。

清末在甬外国传教士的汉语书刊,计有《张远两友相论》《圣经图记》《中外新报》等32种。这些书刊内容很广,涉及到史地、音乐、文学、宗教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书刊中,有不少是宁波土白罗马字拼音著作,即用拉丁字母标注的宁波方言拼音著作,这对于研究宁波方言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据市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联合专家团队对这批珍贵档案展开深入研究,做好开发利用,形成规模,铸就特色,并努力使市档案馆成为宁波境外文献收藏和信息中心,让更多的人来进一步深挖与拓展。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