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诚:开时代先河 更福泽后人
2018-12-19   來源: 中国宁波网
昨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宣读了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人员名单。百位“改革先锋”中,有四位宁波籍人士,分别是王宽诚(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创办人)、史久镛(外交部原法律顾问,联合国国际法院原院长)、包起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原技术中心主任)、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此外,李书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职))虽不是宁波籍,但屡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是不折不扣的“宁波帮·帮宁波”人士。今日对这五位“改革先锋”分别进行报道。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著名“宁波帮”人士王宽诚先生作为“支持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香港工商界优秀代表”,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捐资修建东恩中学、东恩小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宁波帮”捐赠故乡教育事业第一人;建议成立甬港联谊会,为宁波改革开放打开了一扇大门……王宽诚的“育人”“济世”之举,不仅开时代先河,更福泽后人。

“宽诚”二字已融入办学理念

漫步东恩中学,从宽诚教学楼到宽诚体艺馆,从宽诚图书馆到宽诚校史馆,随处可见王宽诚的“影子”。“王宽诚先生是全校师生的学习榜样,更是精神引领。”东恩中学校长王剑平说,王宽诚先生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这让全校师生都感到激动和骄傲。

上世纪60年代,王宽诚捐资100万元修建东恩中学和东恩小学,此举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宁波帮”捐建故乡教育事业的先河。

1985年,东恩中学宽诚教学楼落成时,王宽诚曾担任东恩中学名誉校长,并设立“东恩中学王宽诚教育奖金”,也就是后来的“王宽诚奖学金”。

这仅仅是王宽诚“科教兴国”理念的一个缩影。

王宽诚的孙子王凯彦在2007年王宽诚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提到:“祖父一生崇尚教育,关怀教育事业,他常讲国家的强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在创业的同时,一直不忘支持国家的教育科技事业。”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主任邢福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王宽诚曾说过,没有发酵粉做不成面包,四化建设没有人才怎么能搞呢?为国家培养人才,就是为国家找发酵粉。

1985年,王宽诚出资1亿美元在香港成立“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我国培养高端科学及教育人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民间资本助学,堪称“第一个吃螃蟹”。

1986年,王宽诚因病去世。但他和东恩中学之间的缘分并未因此中断。

王宽诚的骨灰于1989年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移葬至宁波东钱湖畔。此后每年四月间,王宽诚的后人都会回一趟宁波,而每次必到的地方之一就是东恩中学。捐资办学仍在持续,校园里一栋栋以“宽诚”命名的建筑就是最好的证明。“王宽诚奖学金”更是对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肯定和激励。

“在我的印象中,王宽诚先生的后人低调、朴实、亲切。”王剑平回忆,“他们来的时候,我们也会准备礼物。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我们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特地带回香港装裱、陈列。”

“从王宽诚先生本人,到他的儿子,再到他的孙子,代代传承,我们俨然已经成为一家人。”王剑平说,每年清明前,学校都会给学生上特殊的一课:去东钱湖给王宽诚先生扫墓,讲讲王宽诚先生的故事,让王宽诚先生爱国爱乡、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

事实上,王宽诚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远不止这些。1998年,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在宁波大学捐资设立“宁波大学王宽诚奖学金”项目,帮助学校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2000年,该基金会在宁波大学设立“王宽诚育才奖”,奖励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优秀教师科研人员;2007年,该基金会又出资在宁波工程学院设立“宁波工程学院王宽诚奖学金”基金和“宁波工程学院王宽诚育才奖”基金。

从造桥、修路到引资、引智

宁波甬港联谊会副会长王智明表示,王宽诚被授予“改革先锋”的称号实至名归。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新时期。王宽诚曾先后三次返回故乡宁波,每次都深入城乡、访亲问旧、了解市场,思考如何为家乡建设出力。他意识到,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唯有将旅居港澳及海外的宁波人团结起来,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

1980年年初,王宽诚先生主动写信给当时的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俞佐宸,建议在甬港两地成立联谊会,增进两地经济联系和民间往来,借以发动港澳和海外“宁波帮”支持家乡建设。

1980年8月和10月,香港、宁波分别成立甬港联谊会,王宽诚被推选担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俞佐宸担任宁波甬港联谊会会长。

甬港联谊会的成立,在宁波和香港之间搭起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在此之前,海外和港澳的宁波籍人士回乡极少。正是甬港联谊会,促成了宁波与香港之间的破冰之旅。宁波市政协文史委编撰的《王宽诚研究》中提到:1981年11月18日,“宁波工商贸易考察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宁波第一团顺利访问香港。香港各大报都以“热烈欢迎宁波工商贸易团赴港访问”为题刊登消息,在香港宁波籍人士中引起轰动。

如果说包玉刚等香港“宁波帮”人士帮助宁波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王宽诚等人则为宁波的改革开放打开了一扇大门。

虽然王宽诚先生在1986年就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流传至今。“祖父始终热爱着自己的家乡,靠着一生艰苦奋斗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后,他念念不忘回报祖国,念念不忘帮助乡亲,想方设法从各方面支持家乡。”王凯彦曾如此形容祖父的爱国爱乡情怀。

言传身教,家风得以传承。在王智明的印象中,王宽诚的后人每年都要来宁波好几趟,不仅仅是清明回来祭祀,“更多是回来看看故乡还有哪些可以帮得上忙。”

王宽诚先生建议成立的甬港联谊会,至今仍为推动甬港两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期的甬港联谊会吸引着更多‘宁波帮’捐赠捐建民生项目,像造桥、修路,建医院、学校、敬老院等。如今则更多关注于引资、引智。”王智明说,尤其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了不少科技、教育人才,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这些资源都有望为宁波新一轮的发展带来机遇。


王宽诚,男,汉族,1907年6月出生,1986年12月去世,浙江宁波人,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创办人,香港中华总商会原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是香港工商界爱国爱港的优秀代表,鼎力支持内地改革开放。推动建立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四化”服务委员会,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为香港工商界人士参与内地改革开放搭建平台,激发了港澳人士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为他们回报祖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出资创立“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支持国家选派留学生,培养高科技人才。坚决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工作。编号第465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宽诚星”。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