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商人在四川的经营活动
2018-01-10   來源: 宁波帮文化

 西南的四川在明清时期就是宁波商人重要活动区域。嘉道年间慈溪商人董承宽,“法计然策,游历四方,上瞿塘,溯巴峡,既望蜀道之难,复出山海关之辽阳、塞外”。董尔琦也“仿计然策,跋涉数千里,吴、楚、蜀、晋诸省靡不遍历”。这里非常明确,宁波商人的足迹已经遍及四川。到了近代,宁波商人进一步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同四川的联系。他们从四川贩运大麻、川芎、贝母等药材以及香菇和麻药到宁波,并由宁波出口到其他地区。
        比如,川贝是上好的药材,宁波商人每年从四川贩至宁波,价值为每担120两,而浙贝每担仅5银两,川贝价格远远超过浙贝。同治八年(1869),宁波进口川贝38担,计值4600银两。川芎(西芎)根茎入药,有调经、活血、止痛作用。宁波商人在1870年从四川贩运宁波550担,计值4600银两。《浙海关贸易报告》也记载:“贝母主要来自四川,与浙产有很大差异,价值每担120两。”“本年(1870)真菌进口2578担,计值51766银两,而去年为1760担,计值35000两。是类真菌均来自四川和云南。税则所指真菌乃是指木耳之类。”“宁波当今所进口的大麻几乎都是从四川来的。”             宁波的余姚、慈溪盛产棉花,宁波商人从四川贩来的药材、木耳的同时,把宁波的棉花运往四川。浙江海关税务司包腊在报告中就提到:同治八年(1869),“上海总商会代表说到宁波棉花已打入四川市场”。

特别是到了抗战前后,宁波商人到四川除了商贸外,还开办实业。由乐振保等宁波商人投资的中国工业炼气公司于1933年在上海创立。这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炼制氧气和乙炔的工厂。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该厂将部分机器设备内迁,在四川泸县建立炼气厂,制造氧气,供给后方。胡西园在四川创办了新亚热水瓶厂、开远松香厂、开泰化工厂等企业,一度还被推举担任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理事及该会所属工业经济研究所主持人。1939年9月,大中华火柴公司又与川黔火柴工商业联合会筹资本30万元,创办中国火柴原料厂股份有限公司,刘鸿生任董事长,制造厂设在四川长寿。1940年1月该公司增资为100万元,1940年5月该公司在重庆成立本部。1939年5月刘鸿生又发起创办中国毛纺织厂,厂址选四川巴县李家沱工业区,占地113亩,1940年1月公司正式成立,资本400万元(其中经济部100万元)。该厂机器设备部分来自上海章华毛纺织厂,部分购买自英国、上海、香港,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都从上海招来,包括上海章华毛纺织厂的原班人马。

总之,宁波商人对四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