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以济世诚以育人 传奇一生的宁波帮典范王宽诚
2015-09-26   來源: 浙江在线

1985年,王宽诚先生出席宁波市东恩中学“宽诚教学楼”落成典礼。上世纪80年代,宁波“甬港联谊会”成立当日,香港“甬港联谊会”赠送锦旗(左为王宽诚)。

主讲人陈鸿

现供职于鼓楼街道,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市级、省、国家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过各类文章百余篇,有关作品多次获奖。近年来偏重宁波地域文化研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并公开发表20余篇宁波文史类文章。

1998年10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向世界发布一批新小行星命名公报,其中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4651号小行星以王宽诚命名,以表彰他长期为中国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王宽诚(1907-1986)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的领袖人物,曾任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四明山村走出的商业奇才

1907年6月17日,王宽诚出生于原鄞县布政乡(现鄞州区古林镇)宋严王村,王父继承了数代的小本生意,加之子女众多,家境清贫。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家境清贫的王宽诚读了两三年私塾后,旋即缀学打工当学徒。

上世纪30年代,甬上商人戴瑞卿等出30万银元建立太丰面粉厂,由于经营不善,仅仅开办一年就濒临倒闭,并欠银钱业贷款达90万元之巨,创宁波工商业倒闭亏欠之最。1934年,由金廷荪、杜月笙等13名股东接盘,成立太丰面粉厂。已有十年商场历练的王宽诚被太丰面粉厂聘为采购主任。受命于危难之时,王宽诚创新经营思路,太丰面粉厂业务蒸蒸日上,后成为宁波工业企业的“三根半烟囱”之一。

1935年,羽翼渐丰的王宽诚开始了创业之路,向亲友筹集资金投资开设了维大面粉号,兼营杂粮、煤炭等,不出两年,效益就得以充分显现。维大面粉号在宁波地区开设了6家分号,逐渐成为宁波地区面粉业的“老大”。

1937年,王宽诚已是宁波小有名气的成功商人,但胸怀远大的他把眼光投向了当时远东第一大商贸城市---上海。当年5月,王宽诚在上海泗泾路30号开设“维大洋行”,从事面粉、木材、罐头食品经营。时值抗战时期,国内许多城市面临粮荒,早有预见的王宽诚从加拿大、美国大量进口面粉,每年达数十万吨,约占上海“孤岛”时期面粉总进口量的一半,其中1940年占75%。仅3年时间,“维大洋行”就从开办时的2万法币资本爆增至20万法币。为打破日、德对中国钟表的垄断,王宽诚等人还开办了中国钟表制造厂,研制了以“555”牌命名的自主知识产权时钟,外型美观,走时准确,深受包括海内外华人的欢迎,一年以后,全厂职工已达120人,产品80%远销海外,逐步成为名牌产品。

捐助教育事业痴心不改

王宽诚先生依靠商业才能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他一生不沾烟酒,不讲排场,数十年如一日,慷慨捐助内地和港澳的教育科教事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连续4次各出资100万元巨资,支助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先是捐献人民币100万元助建上海市外贸子弟中学,成为当时国内外贸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也为两年后成立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打下基础(即现在著名的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暨南大学前身系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后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停办,新中国拟在广州重建该校,王宽诚闻之欣然捐资100万元,“文革”结束后暨大复校,他又捐赠人民币110万元;1960年,国务院决定在福建泉州创办第二所国立华侨高等学府———“华侨大学”,王宽诚捐资100万元。当时的100万元,以实际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至少上亿资金。1985年2月,王宽诚分别捐款100万元和150万元,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上海工商学院和浙江树人大学。几十年来,先后捐款支持香港、澳门及内地20余所学校或社团,包括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等。

王宽诚最恢宏的手笔,是1985年出资一亿美元成立“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当时王宽诚主动向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资助优秀青年出国留学的设想,1985年成立的“王宽诚教育基金会”面向中国大陆、台湾及港澳学者,为其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及学术交流提供资助。王宽诚先生曾谈起想法:“名额是全国各省市皆照顾的,只要是真才实学,不限地区,谁都可以应试、录取,包括台湾在内,现在我们正在趋向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一个伟大进程,如从这样的民间渠道来沟通,终有一天会水到渠成。”至今“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已资助了上万名赴国外攻读的学生以及访问学者。

浓浓的爱国爱港爱乡情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宽诚毅然卖掉正在飞涨的香港黄金地段地皮,率先筹资捐献一架飞机及其他物资,带动各界爱国人士纷纷响应。不久,人民政府发行胜利折实公债,他首先认购7万份,接着引起你追我赶热潮,他也追加认购达到21万份,成为“海外购债冠军”。受周恩来总理委托,王宽诚还在海外筹资500万港币,帮助购买国内紧缺物资,并用自己的船队浩浩荡荡运入上海。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向撒切尔夫人提出收回香港主权的要求,而早在6月15日,邓小平就亲自召见了王宽诚等12名著名的香港爱国人士,将中央人民政府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心向他们坦诚相告,得到王宽诚和爱港人士坚定支持。

收回香港消息一传出,许多香港人一大清早就赶到银行去排队,将自己手里的港币兑换成美元或黄金,一些外资银行也大量抛售港币,致使港币价格进一步下跌,几乎每小时就破一关。不少市民涌到超市抢购大米和食油、罐头等食品,有的超市大米和花生油被抢购一空。这就是著名的“九月风暴”,一时人心惶惶,在“九七”之前的过渡期内先后移民30多万人。作为香港有影响力人物的王宽诚,在各个重要阶段,先后发表了几十次文章和谈话。他用“股照炒、马照跑、舞照跳”的形象解读,让许多香港人明白了中央香港政策。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文本终于在北京草签,《星岛晚报》在当天以《王宽诚今晨评论称:九七问题解决之后香港经济有更大发展》为题发表了报道。次日中午,王宽诚以香港中华总商会第33届会长的身份会同120名会董共同发表了声明,呼吁香港的国际朋友和同胞们为维护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共同团结努力。

王宽诚对家乡宁波也是一往情深。上世纪60年代初,回到宁波时王宽诚就打算办学、办医院,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兴办中、小学各一所,定校名为“东恩”,开创了建国以来海外宁波帮捐资办学的先河,对海外宁波帮产生了极大影响。宁波市政府决定在市区重建东恩中学,王宽诚先生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于1984年6月专程从港来甬参加新教学楼奠基仪式,亲手将他所设“东恩中学王宽诚教育奖金”的奖学金颁发给每个优秀学生。此外,他还筹集资金支持宁波华侨饭店和甬港饭店的建设。

1980年初,他亲笔写信向当时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负责人倡议成立“甬港联谊会”,立刻受到重视和赞许。随后他便满腔热情地来往甬港之间,为联谊会的建立奔波。同年秋,宁波、香港分别成立“甬港联谊会”,发动港澳和海外“宁波帮”支援家乡建设。

有位领导人精辟地总结王宽诚的人品:“宽以济世、诚以育人”,这正是王宽诚一生的真实写照。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