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当代作家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文联副主席
小传
原籍宁波慈城,1942年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至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至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先后任天津市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三寸金莲》,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小说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又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带着很浓的鼻音高亢地说:“每个人讲自己的家乡,心情都别喜悦,在天津谈宁波更有双倍的喜悦。我有两个家乡,天津是我的出生地;宁波是我父亲、爷爷和祖祖辈辈生活生长的地方。可以说,天津是我的生命之巢,宁波是我的生命之根,我的血里有宁波的DNA。”
不是“回”故乡,而是“谈”故乡,冯骥才先生也是那样情真意切。3月9日下午,当得知故乡的《宁波晚报》记者要专访他时,这位大忙人专门挤出时间来接受采访。
他带着很浓的鼻音高亢地说:“每个人讲自己的家乡,心情都特别喜悦,在天津谈宁波更有双倍的喜悦。我有两个家乡,天津是我的出生地;宁波是我父亲、爷爷和祖祖辈辈生活生长的地方。可以说,天津是我的生命之巢,宁波是我的生命之根,我的血里有宁波的DNA。”
1992年和2002年冯骥才先生两次踏上故乡“省亲”。1992年4月,他首次踏上故土,在宁波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敬乡画展”;2002年,他再次来到宁波办画展、寻故居,他还与规划大家阮仪三展开甬城古文化保护的对话。自此,宁波成为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说在北方长大的他,因为与故乡血脉相连,所以生来喜欢吃故乡的水磨年糕、汤圆、苔菜、海鲜……
让他颇为自豪的一件事是,前不久,中国作协代表团赴宁波采风,代表们回去后人人都跟他说宁波好。陈祖芬甚至激动地开玩笑说:“老冯,你怎么不留在宁波?你老家真不错啊,我去了慈城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里是文化名人辈出呵。”
是啊,慈城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这里曾养育过519名进士,没有一个古镇可与它媲美。冯先生风趣地说:“519名进士在全国罕见,仅我们冯氏家族就出了56名进士,以后若加上我冯骥才不就有57名进士了吗?”
“老冯”不老,但的确是个“大冯”,有着一米九二的魁伟身材。他既有天津人的豪爽、侠义、粗犷和热情,看起来大大咧咧,却也粗中有细,十分善解人意。没见到冯骥才先生之前,他给人的印象是名作家与画家,我们心里总怀有几分崇敬。但面对他时,你根本感觉不到名气、才气与高度的多重压迫。他的健谈和诚挚,总能慢慢化解普通人面对他时的距离感。于是他的形象也变得丰满起来,无论是作家或是画家,这些定义都显得过于简单与单薄。有人说他是一位能很好地把握出世、入世分寸的文化人。而冯骥才先生自己却说,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真正到过生活底线、被赋予独特的价值观与生命观的“知识分子”。
冯骥才先生说:“作家只是一个职业,而知识分子意味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品格。知识分子既站在现在看过去,也站在未来看现在。”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一直关注着现代化冲击下的都市个性的存亡问题,包括文化的市场化、文化的传媒化、文化的趋同化以及纯文化的命运。十几年前,他就开始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出发来关注传统文化,他在一手抢救,一手保护传统文化。他说,他要跳出文学与绘画,而对中国文化的忧患身体力行,创作并不断诠释这一点。文学与绘画,只是他寻求生命宁静的一种享受。他近期忙着做的课题仍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工程。
冯先生说:“这些年,我一直在做文化保护的工作,我把天津等城市的历史遗存状况调查了一遍,那是一条街、一条胡同地调查,的确很艰苦。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范围更广,像民间戏曲、民歌、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皮影等等,都需要抢救。我们一方面要抢救,一方面也要唤醒公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建议设立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我们不断地呼吁奔走,各地加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文化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他认为,中国民间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半,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他感到遗憾的是,文化遗产一旦消失将不可再生,而我们过去并没有好好地去认识它、保护它。
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拯救民间文化的工作中,甚至将自己积攒的几十万元的稿费,都贡献出来用于拯救民间文化。
他是这样向天津人讲解宁波的。他说,宁波有七千年历史,吃的是稻米,所以宁波人很细气。宁波的山水、宁波的鱼肉、宁波人的心灵都是透明的。宁波的文化魅力更诱人,中外著名的文化都在这个不太大的地方汇集。它是中国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它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它是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所在地……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最佳趋势是深度旅游,靠环境、靠自然、靠舒适,更要靠文化来诠释。而宁波人很有文化,非常爱惜自己的文化,原汁原味地保护了历史原貌,能承载深度旅游。
冯先生认为宁波除了旅游资源、风光山水的魅力外,更重要的还有重情重义的人情魅力。他说记得自己前年60岁时,回乡办画展,因和宁波小百花越剧团过去有过联系,那次他们专门为自己搞了场演出以示庆贺,表达了一种盛情,他感动得直流泪,至今难以忘怀。
他分析说:“宁波人有个特点,我觉得这是宁波人所独有的。宁波人不保守,这个城市有很强的张力,他们很聪明,闯荡天下获得成功后,又惦记自己的家乡,帮助自己的家乡,而不见得非要叶落归根。这种帮乡爱乡的天性,在当今世界来说,是不多见的。这种天性,也促进了宁波与外地的交流。他们能把外地的信息、资源带回去。宁波自古以来就很繁荣,我想这跟他们的天性有很大的关系。”
说起“乡情”,他说,那是一种不需要培养的感情,是一种深深埋在我们血液中的感情。就像一枝植物一样,从土地里长出来,最后开花结果,结的果子是为了报答土地的。但报答土地的种子决不只是一颗,往往要生出很多的种子,会加倍地报答养育自己的土地。这就是一个人对他的故土的深情。
冯先生说:“我感到故乡有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人们背离它有多久多远,人们都会感到它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对于作家冯骥才,我欣赏他的作品;对于知识分子冯骥才,我尊重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对于“宁波帮”代表人物冯骥才,我更敬佩他深深埋在血液里的游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