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126周年诞辰的纪念日,他年届九旬的侄子王恭斌博士在奉化回忆——
昨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有“中国奥运之父”之称的奉化人王正廷先生126周年诞辰的纪念日。在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后不久,他90岁的侄子王恭斌博士来到奉化,向记者讲述了他和三伯父王正廷的种种佚事。
王恭斌1919年出生于辽宁本溪,3岁时跟随父亲王子文搬到沈阳,在那里住了十年。王子文和王正廷是亲兄弟,王正廷排行老三,比王恭斌的父亲、老四王子文大8岁,因此王恭斌称王正廷为“三伯父”。如今,说起自己的三伯父王正廷,年届九旬的王恭斌依然充满恭敬之情:“他和五叔王正序对我都很好,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那时候的政界要人经常会从北京到东北去,王正廷也经常去他家。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王恭斌十分感慨:“我初次见到三伯父是在10岁左右,他和我父亲相互之间经常来往,每次见了他,我就会叫一声‘三伯伯’。”长大以后,他见了王正廷,也会和他聊一些学校里面的事情。
谈到对王正廷的印象,王恭斌说:“他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兴趣广泛,很会讲笑话,经常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有说有笑的,别人在一起都喜欢听他说话。还有,他交朋友的本事很大,一生之中交了很多的外国朋友。因为这样,他后来办成了好多事情,成了著名的外交家。这一点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对中国体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说起王正廷对自己的影响,王恭斌认为,三伯父的人生观对自己影响比较大。“他们兄弟几人做事的经验,为人处事,都对我有影响。人活着,精神好是最要紧的。”
王恭斌从小活泼好动,喜欢体育运动,16岁后上了清华大学,一年后转学到燕京大学,那时王正廷的两个女儿也在那里读书,王正廷来见女儿,也会碰到他。
王恭斌对体育方面的爱好,也受到了父亲王子文和伯父王正廷的影响。在燕京大学读书时,王恭斌的体育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参加了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学校开运动会时,100米、200米、400米和400米栏他都拿过第一名。大学快毕业时,他还加入了当时的北京市冰球队,担当守门员的角色。“那时候胆子很大,我打冰球都不戴面罩。”说到这些,王恭斌话语中透着一份自豪。
大学毕业后,王恭斌辗转到了上海,后去美国读书,换了四五所学校,最终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矿冶工程博士。
现在,王恭斌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前不久的北京奥运会,他在家的时候也看了。“开幕式看得非常兴奋,文艺节目表演得很精彩,电视转播我天天看。”他说。提起奥运会上的名将,王恭斌一下子就想起了博尔特:“他赢得很多,很厉害。”
每天晚上他看电视都到十二点,“有时会看到凌晨两点,除非太太叫我做别的事。”精力旺盛的他中午一般也不午休,只是困的时候才休息一下。他说,他和太太都特别喜欢看《还珠格格》,会买来碟片在家里慢慢欣赏。
由于工作的关系,王恭斌先后到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管走到哪里,他还是关注自己的祖国。“中国繁荣,对大家都好。”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做一点有意思的事儿。这一次,他就是组织了知名人士“老人团”,来奉化参加纪念王正廷诞辰126周年活动。另外,也是为王正廷自传的翻译出版一事前来联络。
王正廷家族后人表示——
“希望能为故乡作贡献”
昨天上午,纪念“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先生126周年诞辰暨研讨会在奉化举行。王正廷的亲戚、家族后人、故乡代表等十余人出席。大家表示,希望将来能为奉化、宁波的发展作出贡献。
王正廷年届九旬的侄子王恭斌博士表达了他对伯父的崇敬之情,他也是这次纪念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为了在国内出版王正廷自传,他还会再来中国。
84岁的王雪芳老人是王正廷内弟施昭荣的太太,算起来她的辈分最高,和王正廷是同一辈的人。她得到纪念活动的消息后,很高兴地从美国赶到奉化参加。她的儿子施少华在美国能源部从事能源回收方面的工作,这次也跟着妈妈来了。
王正廷的外孙钱嘉陵教授在研讨会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王正廷先生的生平,展示了他的一些珍贵照片。这些资料和照片将提供给奉化市档案馆予以保存。
王恭斌的孙子Chris今年23岁,是在座的人中最年轻、辈分最低的一位,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感谢奉化能让我看到我过去没见到的东西。来到中国以后,所见所闻让我大开眼界。我从事的是电脑软件方面的工作,争取以后把新的电脑技术在中国的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会给奉化和宁波带来很多工作机会。希望有一天,我能为故乡作贡献。”
外孙钱嘉陵教授独家揭秘——
昨天上午,在奉化举行的纪念“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先生126周年诞辰暨研讨会上,王正廷的外孙、美国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钱嘉陵博士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外公作为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曾身兼多项职务,为什么还特别重视体育的幕后故事。这也是他第一次向外界公开这一“秘密”。
钱嘉陵博士生于1942年,是王正廷的三女儿王安秀(1916-2008)的长子,5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上海话。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他还临时充当起了翻译的角色,为王正廷的侄孙迈克父子二人作现场翻译。
钱博士说,他小时候多次见到过外公王正廷,那时对他的印象就是:“他对中英文都很精通,非常具有外交家的风范。即使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会用十分委婉的方式告诉你。”虽然外公王正廷已经故去多年,但母亲王安秀40多年一直珍藏着外公的照片。王安秀曾经告诉钱嘉陵,外公王正廷1908年从密西根大学转学到耶鲁大学。毕业时耶鲁大学有个规矩,除了学科念完之外,还有两项资格必须通过——一是要学会拉丁文,二是要会游泳,在学校的游泳池里来回游四趟。他因为不会游泳,不得不留下来“补课”,直到后来学会了游泳才顺利毕业。由此他亲身体会到,“中国人当时连最基本的体育能力都没有,中国体育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所以,他回国后就一直极力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如今,很多美国的大学对拉丁文已不作要求,但对游泳的要求依然存在着。
后来,王正廷联络东亚各国,发起成立远东体育协会,每两年一次轮流在东亚各国城市举办远东运动会,被后人视为“亚运会”的前身。王正廷也成为了亚运会的创始者之一,载入史册。1915年第2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比赛结果是,中国运动员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使国民为之振奋,更引起了全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关注。1922年,国际奥委会选举王正廷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委员。1924年8月,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王正廷被选为会长。1947年,王正廷向国际奥委会推荐董守义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董守义后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作出了重大贡献。